2011/07/22

Balenciaga 2011FW Coquelicot City Bag

這個包真是得來不容易,因為我阿姐六月底去義法蜜月旅行的關係,所以早早就把現金備妥請她去到巴黎的時候幫我買一顆City回來,那時想說秋冬應該還沒上,所以預計要買春夏的Ardoise石頭灰這個顏色。

但是因為偶然在網路上得到2011FW的色卡,覺得那個孔雀紅真是美極了,實在是非常想要看到實品,沒想到整個網海搜尋一番,似乎是還沒開賣,只有在一個特殊的網站看到是對岸流出來的照片,但究竟是不是實品我內心也很懷疑,只不過就算是假貨那個顏色也是相當漂亮。此時心裡只好想說要是秋冬貨來得及上架,那我就會火速變心!

就在他出門後兩天,在Ptt上聽說有人看到秋冬的Bleu Lavende上架了,歸功於義大利有低價的all-you-can-eat網路漫遊3G,所以跟我阿姐一直不斷的是用Whatsapp在交換資訊。

就這天我阿姐跑了找了據說是米蘭唯二還唯三的Balenciaga店,只看到一顆Coquelicot(孔雀紅),心裡本來想說要看看Bleu Paon才決定的,我阿姐也想說不然到法國再買好了,哪知那天晚上應該是祖先有託夢給我,叫我不要再猶豫了,我就立馬發簡訊給我姊請它隔天去把這顆Coquelicot的city帶回家。

果不其然我姊到了法國的B牌,連跑了三家店,竟然全部都被大陸團掃光,除了黑色以外,什麼色都沒有了!真是嚇到我腿都軟了,因為其實猶豫要買什麼顏色很久了,本來想說在台灣的「團團」買了就算了,可是剛好團團有的顏色我又不喜歡,又台灣Balenciaga第二季的時候都撤光了(等直營),所以誓言一定要我姊去義大利買到。還好那天有乖乖聽祖先託夢的話,不然我應該會哭死。

買完之後,我阿姐傳給我的第一張照片是以下這張:

沒錯,另外是2011ss的Grenadine GSH City跟2011fw的Arthracite City,這時我有被這張照片嚇到,因為這個紅不就是血盆大口嘛?

但我姊一直強調是有一點暗紅,所以心裡默默的想說如果回來顏色怪我就跟我姊交換好了...Orz

好啦快來拆封,請看以下實品照:


接著是用了一個禮拜的照片,這顏色真是太棒了,什麼衣服、裝扮都能搭,就算穿得很陰暗,搭上這個包整個人馬上就跳了,實在是太喜歡了
本體長這樣~
是鐵牌來著~
細看會有一點黑黑的,像是皮件用久的樣子,我覺得很好看,反正他早晚也會變成這樣,不如乾脆先做黑的還比較均勻

手提的樣子
穿的比較casual的樣子,也很搭啊
這天穿的比較lady,還是很順,這個包真是萬能!
話說Balenciaga真是可怕,買完一個之後,馬上開始計畫下一個顏色...只能說女人啊......

2011/06/15

[手做] 日本居酒屋等級的酥炸牛蒡


以前我都不敢吃牛蒡,是連定食的那種小漬物要是是牛蒡我也都不碰的。
忘記幾年以前有一次上日本料亭
偶然吃到炸牛蒡,整個驚為天人!
削的薄薄的牛蒡,炸的酥酥脆脆,灑上一點點白胡椒,
完全沒有牛蒡的澀味,整個就是啤酒的絕配

當下因為顧及餐桌禮儀,沒能大快朵頤,
但那美妙的滋味一直在心頭揮之不去啊
偶後在幾個店也接連點過牛蒡,有人是削成細絲
一團團果上麵衣之後拿去炸,炸完成品就像什錦天婦羅一樣
有豐厚的口感,亦有店家是削成長細絲後下鍋炸
炸完有點像法國菜裡頭的酥炸義大利麵這樣的口感
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作法是削成薄片,然後一條條下去炸,也是今天的作法。

[材料]
牛蒡隨意(要吃多少買多少,一跟牛蒡就可以做很多了唷!)
中筋麵粉

冰塊(如果沒有用冰水也可以)


[事前處理]
牛蒡的養分都在皮的部份,所以除非你只是要吃爽快的,不然最好不要削皮。但是不削皮清潔工作變得很重要,我個人覺得牛蒡的清潔雖然很簡單但滿費力的
1. 不削皮的牛蒡,用洗碗的鐵刷或鋁箔紙揉成一團,在流水下刷去外皮髒污。刷完之後就會發現牛蒡白了一圈
2. 拿出削皮刀,在清潔過後的牛蒡上開始削~用削皮刀的好處,就是確保削出來的牛蒡厚度一致,而且又夠薄,到時候去炸就會很酥脆。網路上也有人教說用刀像削鉛筆這樣削,技術普通的人這樣削出來會厚薄不均,而且會比較接近是「絲狀」的,到時候要一條條下去炸會有難度。另外我也試過用刀橫切薄片(像是切烏魚子這樣),但是牛蒡很硬,切完手都起泡了,所以削皮刀是最好的選擇。
3. 旁邊準備一盆白水,加一兩滴醋,沒有醋就算了,然後把削好皮的牛蒡馬上丟進去泡水。這個步驟是要讓削好的牛蒡不要氧化變黑,但是真的沒有醋的話用水也可以,而且就算真的變黑了等下裹麵衣下去炸也看不出來了
4. 削好牛蒡後開始調麵糊。麵糊我的份量很隨意,重點是要低溫麵糊所以會用到冰塊/冰水。取2杯中筋麵粉,打上一顆蛋,開始攪拌,這時因為水份不夠所以麵糊會結塊。開始倒入水(或冰水),一次半杯(量米杯)這樣倒,倒入水之後在繼續攪拌,把麵糊拌到均勻的濃稠(大概像是美乃滋醬這樣的黏稠狀態就可以了)。倒兩三次水就差不多了,如果怕怕的就1/4杯水這樣加,麵糊調好之後放入兩三顆冰塊讓麵糊降溫。

[作法]超簡單的!
1. 熱油鍋,如果家裡有小口徑的厚底深鍋就最好了,像我家是沒有,所以是拿一般平底鍋。油要加滿整個鍋面,至少有1mm的高度這樣,才會有「炸」的感覺。
2. 油鍋熱了以後,拿一條削好的牛蒡,裹上麵衣後就下鍋炸,一條一條下,炸到兩面都金黃色就可以起油鍋
3. 記得拿烤盤紙鋪在盤上吸油
4. 趁熱灑上白胡椒即可

我個人覺得這料理只有在清洗牛蒡比較辛苦
其他都是很愉快的過程
而且炸完之後開瓶啤酒再轉個電影來看
整個就是完美到不行的夜晚!

2011/06/14

[Home] 餐桌變身的寶物 Table Mat

我常常看一些國外的居家雜誌,都覺得人家家裡的餐廳怎麼都這麼美輪美奐,每個家好像都住一個設計師或是藝術家這樣,一張實木的餐桌隨意的擺上幾個花器跟永遠都不會點的蠟燭,好像再疊幾本外文雜誌就感覺很厲害!

可是實際上根本就太強人所難了,在台灣,餐桌上擺上漂亮的花器,大概會被媽媽嫌礙眼吧,等到晚餐時刻配上炒高麗菜、乾煎虱目魚等這樣的組合,整個變得就很不搭調。

而且看起來漂亮卻不實用的裝飾品,有時候還滿佔空間的。

但是看著空空的餐桌,總覺得少了這一味,所以趁著沒事,我在假日去了台北sogo樓上的Franc Franc逛了一圈,發現一個實用又美觀的好物!

就是個人「餐墊」!
一個簡單的餐墊可以輕鬆改變餐桌氣氛(圖片來自GOOGLE)
是說台灣很多家庭都在吃飯的時候墊幾張報紙,其實以前報紙也是我的好朋友,不管吃什麼都會來一張墊底就很安心這樣~直到有一天,我發現我家IKEA的純白茶几上長出很多黑黑的印子,一般抹布還擦不掉,要用科技海綿來刷才行,擦乾淨後沒隔幾天桌面又冒出來了,好像老人斑一樣揮之不去還會繁殖哪!當下那個摸門我驚覺原來那是報紙上的油墨!

是說也不知道這些油墨在手裡這樣摸阿摸的又吃下肚會不會怎樣,可是老是玷污弄髒白色家具真是很苦惱,後來只有百貨公司跟全聯大潤發的DM會被我留下來丟魚刺蝦殼時使用外,報紙就跟我絕緣了~

但是每晚要吃宵夜天天在家吃晚餐的人光靠DM是沒辦法過活的(是說你也不會因為沒有東西墊桌子就不吃東西吧?)餐墊沒有意外就成為最佳的替代品!


這種是編織的,很適合鄉村風的餐桌,但千萬不要拿來墊鹹酥雞啊(圖片來自GOOGLE)
餐墊的材質五花八門,最普遍是布面與塑膠(有分硬的與軟的),也有很厚的不織布裁剪而成的,炫一點還有金屬材質或是純紙漿的印上華麗的圖案。挑選之下我覺得布面的不太符合台灣人的使用習慣,我們的菜餚湯湯水水的很多,布面的一滴到醬汁或油水到若不趕快清洗大概一個禮拜後就會面目全非,金屬的太重又太現代跟我家庭風格不符,紙漿的大概每兩三天就要換一張很不環保,而且會有一直在牛排館的錯覺XD,最後就選擇價格相對便宜圖案也很多選擇的塑膠軟墊
這種很像是不織布材質做出來的餐墊都非常漂亮,但是台灣的飲食環境不太適合,我在FF有看到這組,價格也有點貴,最後買了一個圓形的隔熱墊回家墊水果盤(圖片來自GOOGLE)
這種是最普通的布面,你看,是不是放上餐墊後,餐桌的感覺就大變身!(圖片來自GOOGLE)
塑膠餐墊多樣化,可以有不同的餐墊搭配不同的季節與菜色,而且還可以直接把魚骨頭吐在上面,最後拿去刷洗一下晾乾還可以重複使用!(圖片來自GOOGLE)
我覺得放上餐墊之後,即使不是在用餐時間,也都覺得餐桌挺有那個樣的(那是那樣?)你覺得呢?

家裡的新餐墊,購自Franc Franc,四個一組320元,IKEA也有賣很繽紛的花樣而且價格只要100元不到!
(個人小碟:Muji,白色飯碗:Crate & Barrel,筷架&白色湯匙:大同餐具)